正文 |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下简称“支票影像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支票全国通用,进一步拓宽了支付结算渠道,便利了企业之间异地资金结算。不过,调查显示,支票影像系统使用率偏低,系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以辽宁省锦州市为例,该市共有16家银行机构,其中有10家银行机构接入支票影像系统,6家尚未接入(其中5家为村镇银行、1家为邮储银行)。并且,支票影像系统使用率偏低,业务量呈下滑趋势。
造成支票影像系统使用率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客户对支票影像系统的认知度低。一方面,电子支付蓬勃发展,对传统票据业务的替代作用明显。从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种类看,近年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凭借其安全快捷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和使用,成为我国非现金支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相当部分的传统票据业务。另一方面,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商业银行行内系统功能日渐完善,成为资金结算的主渠道。支票影像系统因为业务处理周期长,退票率高等原因,银行和客户的使用意愿都不强,造成使用率不断降低。
二是业务退票率较高。支票出票人财务管理规范意识不强,是造成全国支票业务退票率高的首要原因。从提出、提入业务退票理由分析情况来看,出票人未填写支付密码或支付密码错误、出票人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票据款项以及出票人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支票必须记载的事项不全、出票人账号户名不符、大小写金额不符、书写不规范等是导致全国支票业务退票的主要原因,占提出业务、提入业务退票总量的七成以上。
三是分散接入影像系统模式下异地资金到账期限长。采用分散接入模式的银行,提出一笔支票影像业务须经过提出行-提出行所在地票交所-提出省清算分中心-清算总中心-提入省清算分中心-提入行所在地票交所-提入行共7个环节才能完成,业务期间手工与自动化处理相混杂。一方面容易出现丢失、延误的问题;另一方面,出现差错也很难查找。
四是信用环境不佳,对支票交易以及支票影像业务产生影响。与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相比,支票具有出票方便、提示付款手续简单、无手续费用等诸多益处,理应受到客户的青睐。但是,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票款的票据,是一种委付证券,十分注重资金关系。出票人必须在付款人处存有足额的资金,支票的持票人才能获得票款。与其他票据相比,支票出票人实际上处在相当于主债务人的地位,承担保证付款的责任,付款人处于次债务人地位(实际业务操作中付款人不负任何付款责任),且出票人可自行签发支票无需附带保证和银行承兑。因而在信用基础较差环境下,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时有发生,加上付款银行无理由拒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支票的信誉,导致人们不愿意接受支票,使支票得不到推广使用,尤其对异地支票的接收更是谨慎有余。
五是支票影像系统功能有待优化。现行全国支票业务的处理采用支票影像信息走支票影像系统、付款及退票信息走小额支付系统的“分块处理”模式,业务处理效率不高。尽管部分银行已采取直联方式接入支票影像系统,但是,由于全国支票业务“分块处理”模式,支票影像系统尚无法加载支票圈存、支付款项不足、支付密码不符、账号户名不符等实时查询功能,无法杜绝该类退票的发生。
为提高支票影像系统使用率,我们建议: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高支票影像业务的认知度。
二要降低业务退票率,规范付款行退票行为。
三要缩短资金到账时间,提高全国支票影像系统运行效率。一方面银行机构、票据交换所等相关环节应切实遵守《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办理业务,不得压单、拖延传递、拖延支付、无理拒付;另一方面逐步要求各金融机构采用集中接入支票影像系统模式,有效提高票据信息传递效率,加快资金到账速度。
四要加快支付信用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
五要完善支票影像系统功能,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抓住二代支付系统推广的契机,适时对支票影像系统进行优化。一是增加支票影像检验功能,核验支票付款人签章的技术参数,签章模糊达不到参数标准的系统控制不予提出。二是增加支票圈存功能,提高支票委托收款成功率。三是加载支付款项不足、支付密码不符、账号户名不符支票的实时查询功能,减少退票业务的发生。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大标题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面对空头支票,头脑要清醒
下一篇:下一篇:德国财政部长:“开支票”无法解决欧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