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各项财务活动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经营活动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营风险的不稳定性
企业的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并相互影响。经营风险是因企业经营状况及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其营业利润剧烈波动的风险。经营风险大小因具体行业、具体企业以及具体时期而异。影响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和固定成本的高低等。
(二)资金的流动性差
资金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持其购买力的能力。事实证明,财务风险与资金的流动性息息相关。资金匮乏、存货积压、三角债严重等这些问题是资金流动性不强的表现,也是爆发财务危机的导火索。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持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二是企业能否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如果企业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换资产或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筹得期限匹配的资金,必然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产生财务危机。具体而言,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
(三)资产质量差
资产质量指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越强,流动性就越高。在全部资产中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对资金的流动性有着重要影响,流动资产品质越差,风险越高。当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流动资产的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下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产品品种老化,市场萎缩。产成品大量积压,应收账款比重不断增加,坏帐比例不断提高,使企业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等速动资产)正逐渐变的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的存货资产、三角债等劣质资产所取代,导致企业流动性资金供应。
(四)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五)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六)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七)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企业营运能力一般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金周转率三个指标来表示。虚收账款是流动资产的重组成部分,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收账款周转得快,表明企业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流动比率低给企业债权人造成的不良印象;同时,提高这一比率可以降低坏帐发生的可能性,为企业安全收款提供保障。存货周转率是测量企业存货变现速度的重要指标,它能反映企业销货能力及存货是否储备过量,它是对企业供、产、销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占有率水平越低,占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企业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也就越好。通过存货周转率分析,从不同角度和环节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合理调整存货结构,力求改进存货管理,使存货管理在保证经营运转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占用经营资金,加速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只有将存货尽快销售出去,并及时收回货款,企业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否则资金积累在存货上,应收账款收不回来,资金不能正常运转,必将出现财务危机,企业将难以维持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
增强企业资金流动性有两条途径:一是贮存流动性资产,即在资产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变现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短期有价证券等。企业一旦需要资金可将其随时变现,以应付企业因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二是购入流动性资产,即通过销售流动性存货来实现变动性。在这两种方法中,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因此,资金的流动性风险的目标可概括为: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运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保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损失,主要通过合理安排资产结构、提高企业借入资金的能力等来进行。*9确定理想现金余额。现金是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少,资金流动性较差。反之,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支付能力越强,流动性也越好。但是现金是一种非盈利或低盈利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大,机会成本增大,必然会降低企业全部资金的利润率,使流动性过剩而造成损失。因此企业为了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可借鉴随机模型、概率模型等数学模型来确定理想现金余额。第二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搞活营运资金。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出现过多的呆帐坏帐。对于结构不合理的流动资产,该卖的卖掉;对于滞销的、损坏的产品,该处理的就应及早处理;对于结构不合理的流动资产,应通过理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等降低库存占用量,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八)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自东南亚危机以来,亚洲的许多国家的大企业纷纷破产,世界着名的八佰伴百货公司,韩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中的大韩钢铁,中国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倒闭的原因是资本结构不和理,盲目扩张,缺乏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因此,如何改善资本结构、避免财务危机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决定资本结构的因素是融资决策。企业融资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9确定用什么方式融资;第二向谁融资;第三融资金额的确定;第四融资期限安排。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或影响着企业资本结构合理与否,从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不同的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是不一样的。企业决策者一定要考虑选择筹资形式,对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权衡成本与收益,筛选出最可行的方案。日本八佰伴公司采用发行374亿日元可转换债券,因融资方式不当直接导致该公司的破产。巨人集团有着良好的业绩和信誉,却不向银行融资一分钱,而向民间个人筹资3000万元,当债务到期时,无法及时从银行举债,引发财务危机。融资金额大小直接决定了资本结构状况。资本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在企业销售稳定、运作良好的时候,负债比率可大一些;而在不景气时,负债比率可小一些。结合投资项目或资本运营所需资金量,优先考虑企业内部融资和确定权益融资后,剩下的就是举债融资量。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结构a1,融资成本最低,经济效益*4。
(九)企业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复杂多变的外部宏观环境
企业内部的财务活动遍布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比如企业筹资中的自有资金与借款的比例以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比例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在经济活跃的今天,很多企业的财务活动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变得越来越复杂,且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资金周转周期更快更便捷,这其中存在难以避免的财务风险。
企业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是财务风险无法准确预测的重要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的控制,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以举债方式筹措资金进行项目投资,希望获取更高收益,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及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了,风险的出现。企业在筹资时或筹资后如遇到利率变动,也会使企业财务状况与预期不符,从而出现风险损失。同样,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像这样的市场、利率和物价的变动都会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栏一二大标题 | |
栏一标题 | |
栏二标题 | |
栏三标题 | |
栏四标题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下一篇: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