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项举措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难题后,中国银监会24日也“接棒”发布了多项“松绑”举措,直指破解小微企业“倒贷”等困境。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局,就必须实现政令畅通,让各项政策真正落地,不打折扣地实施。
“倒贷”成小微企业困局
流动资金贷款是当下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但贷款到期后,很多小微企业不得不借助外部高成本的资金进行续贷。这种高成本的“倒贷”手段,已成为一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频繁使用的方式。在实体经济运行较为困难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
不过,今后小微企业使用流动资金贷款,可以不用再为贷款到期找“过桥资金”而烦恼了。中国银监会24日下发了《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鼓励银行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要、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办理续贷、年审制贷款和循环贷款等创新业务。
这样一来,就使得小微企业在两次贷款中不再有“空档”,可以实现资金“无缝对接”,无需再借新还旧。
市场人士认为,上半年两度“定向降准”将金融之水引向小微企业等领域,而这次破解小微企业“倒贷”困境则是剑指降低融资成本,这对小微企业融资将起到“减负降压”的积极作用。
科学调整续贷风险分类
“和以往的一些文件相比,银监会这次的发文内容更加具体,在一些重要环节上的硬措施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将起到实际性作用。”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银监会还对贷款风险分类进行了调整,对于符合续贷标准的小微企业贷款,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原则,可以划入“正常类”,而不用再降级进入“关注类”。
|
导航背景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简介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政府可为中小企业设立过桥基金
下一篇:下一篇:宜黄强化金融扶持助推企业“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