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A——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一次革命
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 EVA=税后经营利润—债务成本—股本成本
为了进一步增加价值创造和保护投资者利益,2010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实行,国务院国资委要求所有央企引入EVA考核指标。这一考核机制的整体推进被称为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一次革命。
EVA是一种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体现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经营业绩考核工具,也是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EVA数值的高低直接考验着中央企业管理者们的战略决策、风险控制、经营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考评、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随着EVA考核标准的推行,央企客观上需要培养大批高级管理人才。
CMA课程的设置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宏观的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管理、融资投资,到微观的成本计算、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内容的广度可以扩展视野和知识结构,启发大家更多地去思考,让一个财务人员感觉到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账房先生",而是一个真正能帮到企业,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管理者。>>>详细
EVA 不能简单地追求数量上的越大越好,而应该是质量约束下的越大越好。经济增加值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结构质量,即构成中的经营性经济增加值要占到 75% 以上;投入质量,即投入资本要占到总资产的65% 以上 ;效率质量,即投入资本产出的经济增加值越大越有效率 ;增长质量,即当期比前期越来越好。>>>详细
一般来说,指标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为"目标层次式",另一为"因素分解式"。前者主要用于对现象进行水平评价,后者则主要用于对评价对象的因素分析。我们以为应该将目标层次法和因素分解法相结合设计指标体系。>>>详细
EVA考核的全面铺开使得中央企业在价值创造能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培养CMA人才助推EVA考核,这无疑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增强央企人才竞争力、支持央企'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深化EVA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的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