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长者风范 泽启后人

发布时间:2015-12-11 14:38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编辑
设计
导语
人物履历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标题五
正文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得到曾老师颁发的这份荣誉,我万分荣幸。曾老师作为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他实至名归。他把自己的奖金全额贡献出来为博士生设立奖学金,让这份荣誉薪火相传,这将极大地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地从事学术研究。”6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之际,在该校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内,获得西南财经大学首届金融学科曾康霖奖学金一等奖的金融学院博士二年级学生黄皖璇由衷表达出自己的感激和对曾老师的敬仰之情。
 
  她所说的曾老师便是现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康霖教授。曾康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金融学家,在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出版了系列专著并撰写了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很好地总结了我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问题与经验,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理论先行的作用。通过大量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货币银行学理论新体系并率先提出“消费金融”概念。他研究出版的《金融经济学》,立意新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既达到了他学术研究的新高峰,也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他倡导“治学问者,以史为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撰写出版《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近年他又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应当说,他对金融学说史的研究是承前启后的,具有开创性的,[*{9}*]的。他赢得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成为我国公认的金融学大师之一。
 
  同时,作为我国金融学科建设领军人之一,曾康霖教授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近期先后发起、主持召开了全国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专题研讨会,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擎旗人和引导者。在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的设计和践行方面,他也是国内的一面旗帜。他设计总结出了以“明确质量要求、执行教学方案、规范教学内容、致力调查研究、参加学术研究、承担研究课题”为核心的金融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鉴于曾康霖教授对中国金融教育做出的卓越贡献,刘鸿儒教育基金会授予他2013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殊荣。
 
  “我把奖金捐赠出来设立一个奖学金,说实在不是我有多么高尚。我在领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时曾经说过,我要把鸿儒教授的事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我要让我所获得的成果,让更多的人去分享。”在颁奖典礼上,曾康霖教授当着200多名嘉宾和师生们的面,坦陈了自己一番肺腑之言。
 
  曾康霖教授说:“我能够建立这一奖学金,首先要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不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就不会得到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就不会有这100万奖金做底,建立奖学金。”他又说:“1960年刚从学校毕业,留校任教,当时给我核定的行政级别是二十二级,每月核发工资52.5元。从1960年到1980年的这20年当中,52.5元的工资拿了20年,没有涨一分钱。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靠微薄的工资度日。艰苦的岁月总算过去了,从80年代开始,收入不断增加,才有条件建立这一奖学金,让大家来分享。”
 
  获得刘鸿儒教育基金会颁发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00万元奖金,对曾康霖教授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怎么样把这笔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以什么方式让这笔钱起到*5的效用,成为他考虑的关键。“在我看来,我们国家在当前这个情况下,能够读大学不容易,大学毕业出来要找一个好工作不容易。作为一名金融学界的老师,我设立这个奖学金,可以说是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曾康霖教授对记者说,在把100万捐赠出来以前,他专门开了家庭会议,家里成员非常赞成,一致拥护,就是要有这份爱心!这让他更感到捐赠主张的正确。
 
  因此,曾康霖教授毅然将自己获得的1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奖学金,用于帮助和鼓励莘莘学子。该奖学金100万元为本金,其收益的全额作为当年度的奖金,用于奖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含金融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保险学院、证券与期货学院)品学兼优、科研出色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在颁奖典礼上,曾康霖寄语获奖学生要做到科研更接地气,同时勉励同学们修身养性,立志成才。
 
  “此次,先生将我基金会颁发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00万元奖金无私捐出,成立曾康霖奖学金,彰显了一位金融教育家的崇高风范。这与我基金会致力于‘教育、致富、公益’的主张不谋而合。我们为先生专注治学,提携人才的义举深深感动。”当获悉曾康霖教授设立奖学金,即将进行首届奖学金颁奖典礼时,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发来这样的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曾老师爱生如子的赤诚之心、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严谨求索的治学态度,兼济天下的大爱情怀,正是我校‘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的*4注释,也汇聚成支撑学校历经90年依然生机勃勃、气韵生动的力量源泉。”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史代敏对曾康霖教授的善举做出高度评价。
 
  “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张黑白老照片。那是曾康霖教授坐在破旧的藤椅上批改学生作业,简朴衣衫上的补丁清晰可见。”当提到既是恩师,又是大师的金融学界长者,作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一代掌门人的院长张桥云教授对记者说出自己的感悟。虽然他脑海里的那副画面或许已经泛黄,但所传递出的曾康霖教授专注治学、爱生如子、提携后人、惟日孜孜、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范却不曾褪色,正激励着无数金融学人在布满荆棘的学术道路上拼搏创新、奋勇前进。
 
  “我把奖金捐赠出来设立一个奖学金,说实在不是我有多么高尚。我在领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时曾经说过,我要把鸿儒教授的事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我要让我所获得的成果,让更多的人去分享。”

 
模板样式 style_z_9_1
专题调用内容
图片 无图片信息!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曾康霖:从企业家到慈善家
下一篇:下一篇:长者风范 泽启后人

相关推荐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