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个税改革应在“起征点”之外发力

发布时间:2015-11-26 14:41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设计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策划
图片 无图片信息!
正文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个税改革方案已初具雏形,财政部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能将改革草案上报中央和国务院。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提高起征点肯定不是未来改革的方向,改革要放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的总体框架下去设计具体方案。”
 
  种种迹象表明,个税改革已箭在弦上。不可否认,过去,税务部门在征管个税时,存在一定的“懒政”行为,主要围绕工薪收入征管,对其他所得收入征管不力。特别是,劳动所得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中低收入群体对“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诉求愈加强烈。
 
  个税征收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分蛋糕”的问题,即社会财富如何通过两次分配过程,达到公平和效率的a1契合。问题是,在低廉劳动成本依赖已成惯性的现实中,要找到这个切合点,尚须在个税调节上有所作为。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减税为薪”,即通过个税调整,政府进一步让“蛋糕”于民、藏富于民。
 
  可见,与其单一地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如实行综合所得税政策。比如,合并部分税目,完善税前扣除,引入家庭支出申报制度,优化税率结构等。说通俗点,就是按家庭、按年度征税,并且个人及家庭的交通费、房租、房贷按揭等计入扣除额度,即实行综合所得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工薪阶层的税负。同时,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征管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负公平。
 
  因此,个税调整,还需在“起征点”之外发力。目前收入分配天平失衡的表现,一是行业性不公,垄断行业收入过高;二是身份性不公,官员等掌握特权者“灰色收入”过高。特别是,随着诸如资本、技术、管理等收入占比份额在加大,也在不断拉开收入差距。这就要求,个税调整要围绕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加大工薪之外其他收入的征收力度。让高收入者通过个税回馈社会,这是消除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的必然选择。

 
栏目二导语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个税改革方案 最快年底上报
下一篇:下一篇:个税改革向“综合征税”靠拢是进步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