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GDP破7,从背后来看,是破了[*{a}*]人的心理底线。GDP破七,究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毕竟过程,还是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是继续坚持“点调控”,还是改变思维,转型“区间调控”?对此,著名经济学家黄益平教授发表了他的看法。
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长速度逐步放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目前的情况下,经济自身能够支持的、维持的增长速度似乎在官方的目标以下,因为政府一直在微刺激,微刺激的措施稍微松一松,增长速度就开始往下掉,说明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增长速度其实比这个要低。
黄益平认为:“当前GDP增长确实在减速,但总体上还在可接受范围内。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预测,认为第四季度GDP增长有企稳的可能性,还会维持在6.9%。但是经济趋势性的下行很难逆转,由于结构性减速,2016年全年GDP增速可能将回落到6.6%。
我认为值得担心的并不是现在,因为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劳动力市场还比较稳定,这表明经济增速并没有明显偏离“合理区间”。关键是下一步经济继续减速是否会导致就业、金融市场出现问题。
目前转型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并不稳定,除了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因素以外,经济改革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IMF估计如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得到忠实的落实,近期内增长速度可能下降0.3个百分点,几年后则可能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合理的增长速度不稳定,如果继续坚持“点目标”,很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应该真正落实已经提出的“区间调控”的框架,以通货膨胀界定增长的上限、以失业率界定增长的下限。
现在的问题是两个:*9,似乎我们现在画的区间远远高于经济本身会自我稳定的水平。第二个,区间太小。总理年初说我们GDP增长目标应该是在7.5%左右,说实话我一直没搞明白7.5%左右到底是多少。有一些官员解释说应该在7.3%到7.7%,因为7.2%就不是7.5%左右而是7%左右。不管怎么解释,相对来说,这个区间比较窄。
更重要的是你看我们*9季度的时候,GDP增长是7.4%,我们都看到了,全国各级政府都紧张的不得了。也就是说,政府说的是增长目标在7.5%左右,但大家想要的还都是7.5%,并不是说7.3%也是可以的,或者是7.4%也是可以的。
我觉得现在还没有真正形成区间。这背后一个可能的问题,也是现在争论比较多的,就是目前增长减速到底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如果真的是周期性的,那么我觉得政府采取措施,把目标定高一点,似乎说得通。
但我觉得导致当前经济增长减速的,结构性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这意味着光靠刺激解决不了问题。我自己就能看到起码有三个方面的理由:*9个,我们过去保8保这么长时间,实际有一批企业是只有在增长速度8%的时候才能生存,低于8它们就活不下去了。我们在研究中把它们称之为温室企业,在温室里可以成长,温室里头气温一下降它们就死掉了。这是很多外国投资者不能理解的现象。他们说我们经济2%、3%增长,我们都挺好的,你们经济为什么7%,你们好像就叫苦连天的?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理解。后来我理解,其实是有一批企业8%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微利企业,恰恰因为我们每年都保8,它们活着没问题,但现在到8%以下,微利变成亏损。这是*9个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这些企业遇到困难,甚至要关门,很难逆转,我们现在不可能再保8%。
第二,过去的4万亿刺激政策,大家都已经说很多了,比如说造成产能过剩和产业大萧条,危机以前平均产能过剩是25%,现在是35%,你可以想象这些企业它们怎么活下去,肯定就很困难。
第三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很多沿海地区民工工资,十年前我去调查的时候都是1200块钱,现在4000块钱一个月都留不住工人。这意味着过去做得很好的企业现在做不下去了,它们需要产业升级,这个产业升级不是说周期性可以解决的。
我的结论是,中国能不能实现总理说的中高速经济增长,我觉得有可能,但实现中高速增长要通过改革,就是我们前面提到那些改革来提高效率,来促进技术进步,而不是通过追求新的刺激方案。”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GDP破7,从背后来看,是破了[*{a}*]人的心理底线。GDP破七,究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毕竟过程,还是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是继续坚持“点调控”,还是改变思维,转型“区间调控”?对此,著名经济学家黄益平教授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长速度逐步放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如何解读央行的又一次“双降”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