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哪怕sm已经成了全球第三、亚洲*5的商场运营集团,它依旧还是shoemart(鞋庄)的缩写。
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90岁的施至成,身上拥有着太多令人难望其项背的美誉。
眺望这位闽籍富商脚下的商业王国——菲律宾*5的商业银行、马尼拉*5的上市公司、亚洲*5的商城,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几十年前的那家小鞋店。
他的一生,是一部讲述勤耕不辍与逆流而上的传奇大戏。
“菜仔店”里的移民
“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他加禄语(菲律宾主要语言之一)为何物。”这是施至成2002年在菲律宾戴拉萨大学演讲时的开场白。
那是1936年,12岁的施至成独自背上了里面只有几块干粮的布包,一脚踏上了从福建省晋江市洪溪来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商船。
他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马尼拉是为了投奔他的父母。当时,一家人十分困顿,父母用全部积蓄开了间小杂货铺,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这种杂货铺被当地华人称为“菜仔店”,十分窄小。每天晚上,施至成必须先清理好柜台才能腾出地方睡觉。
初到菲律宾时,施至成一边学英文一边在父亲的店里帮忙,每天泡在店铺里的时间足有12个小时。同时,施至成还在马尼拉一家叫做quiapo的市场里学习销售技巧。这样的生活持续了5年。
随后,二战爆发,它毁了马尼拉,施家的小杂货铺也没有逃脱被抢劫和被铲平的厄运。无奈之下,施至成的父亲选择了回国,施至成却选择继续留在菲律宾,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仍然做着小生意。为了生计,施至成除了继续卖食杂,还在鞋店里当学徒,甚至做了一段时间鞋匠。
sm名称来自鞋情结
应当说这段做学徒工的经历对于施至成来说并不只是解决生计的问题,也从此划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二战的炮火停息后,物质生活非常匮乏,施至成注意到很多菲律宾人都没有拖鞋,还有很多人甚至没有鞋穿。于是,施至成与鞋店老板商量,自己免费打工,而作为交换条件,老板允许施至成在鞋店出手他从美国大兵或者其他地方引进来的鞋子。老板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施至成承担起了为人打工和卖鞋两份工作。
当时,由于战争的缘故,施至成在高中就不得已辍学。凭着勇气和一颗上进的心,这位年轻人申请并参加了远东大学的入学考试。尽管高中没有毕业,但是他还是通过了这次考试,并在远东大学进修了两年。
鞋子的销路比施至成预料得要好。大学毕业的那年,施至成已经有了一部分积蓄。1948年,施至成开了他人生中的*9间鞋店。那一年,他刚好24岁。
施至成对鞋子生意很有兴趣和感情,这也是他后来的购物中心一直叫做“鞋庄”(sm,英文shoemart的缩写)的原因之一。
事业初期,施至成到处寻找货源,足迹遍布欧美。20世纪50年代只有螺旋桨飞机,去一次美国要颠簸40个小时,施至成经常飞往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取经,研究怎样提高鞋子产量、设计出更好的款式,并观察当地人如何做生意。1958年,施至成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设了*9家“鞋庄”。
“鞋庄”的变身发生在施至成娶妻成家后。出乎施至成设想之外,在自己向顾客兜售鞋子的同时,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将童装摆上了柜台。渐渐地,女装加了进来,男装和饰品也加了进来,施至成经营的已不只是一家鞋店了。
这段时间,美国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对施至成有很大启发,他逐渐对零售业产生了兴趣。1972年,在经营了多年鞋店生意之后,施至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张,在马尼拉开设了*9家自己的百货商场。
改变菲律宾人
有了商场,施至成又想开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1985年,他的*9家“鞋庄”购物商场终于开业。它占地17公顷,可出租面积26万平方米。不过,这个庞然大物当时在业界招致一片质疑。因为它位于马尼拉北部郊区的奎松市,当时属于萧条闭塞之地。许多人认为该商场注定门庭冷落,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施至成的女儿施蒂丝后来回忆说:“最初,顾客三三两两,没过多久便像潮水般涌来,我们已经被接受了。”
*9家大型购物商场的成功令施至成的事业进入了高速扩展期,也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菲律宾的零售业格局。不久,更大的机遇接踵而至。
198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实行了近20年的军事管制后下台,菲律宾政权分离,经济动乱。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无疑又是丧失希望的情况。然而施至成却预感到,随着社会生活逐渐开放,零售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果断地在首都地区购买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同龄人都认为他疯了。
他的企业也开始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
连锁摩尔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商场经营理念(业界称之为连锁摩尔购物中心开发管理模式)在菲律宾被施至成推广开了,即“一站式”购物体验:商场新增了滑冰场、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在这里,每逢节假日,顾客可以吃住玩一起进行,待两天再高兴地回家。
sm购物中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菲律宾人的生活方式。过去,菲律宾人每周末都会去做礼拜,然后去公园或海边;而有了sm购物中心,他们可以到有中央空调的购物中心避暑,同时享受全方位购物的乐趣,购物中心也成了人们聚会的场所。
现在的sm,是全球第三、亚洲*5的大型商场开发营运集团,其经营范围包括摩尔购物中心开发管理(smmall)、零售(sm百货、sm大型超市、sm玩具大卖场等)、娱乐(sm电影院、sm美食城、sm保龄球馆等)、银行、房地产、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施至成也被誉为“亚洲百货之王”。
转型“超级房东”
这时,施至成认识到,如果将购物中心的营业面积出租给其他商家,获取的利润将远远大于在相同面积上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租金来源稳定,几乎无需环节繁琐的资金再投入。
菲律宾宪法禁止外国企业在菲拥有土地等不动产,在40年的时间里,无论政府如何更迭,这条法律条文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大量海外企业对菲律宾市场垂涎许久却苦无机会。施至成充分把握了这一点,通过自己的购物中心为国外企业提供了入驻商机,自己也赚了大把的钱。
做事慢半拍
施至成*5的特点就是“做事慢半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事都要停三停,不要求快,要求稳。”
每次决策之前,他都要听取多方汇报,然后仔细地思考。
曾经有人质疑:停三停的话,不怕失去很多机遇吗?施至成回答:如果一件事情能够经受住“停三停”的压力,那么这件事情的成功就没有问题。
在“停三停”加“慢半拍”的指导下,施至成目前拥有了36家连锁购物中心,111家超市、家电中心、五金店、玩具店和家具店等,他的集团还拥有菲律宾第二大银行“金融银行”。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施至成:从学徒到百货大王
下一篇:下一篇:施至成:一鞋一世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