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在IMF,欧洲拥有35.6%的投票权,美国拥有16.8%,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投票权仅占3.65%。因此,非欧美人想要进入IMF成为总裁级人物,实在很难。而朱民成为IMF第四位副总裁,无疑是给新兴国家一个发声的机会。7月26日,他正式出任该组织(IMF)副总裁职位,成为史上首位进入IMF高层的华人,也是中国经济的一项大的突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宣布提名来自中国的朱民担任副总裁,中国国内不少经济学界人士乐观以对,并表示,朱民如获任将提升新兴国家话语权。
这是自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以来,首次提出打破*6管理层“一正三副”的模式,增设第四名副总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提名朱民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不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朱民个人的重视,更重要是他背后代表实力不断增强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重视来自中国以及中国所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
知名媒体评论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表示,朱民如果顺利当选,意味着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层内发出合理声音的几率在进一步加大。杨禹称,拉加德选择副手时,必然要兼顾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平衡性,这样在工作时候才能够更好、更广泛地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听取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群体的声音。
一些专家预计,朱民成为副总裁后,势必将成为下一任IMF总裁的强有力竞争者。
出任副总
2011年7月13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正式提名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IMF总裁特别顾问朱民为IMF副总裁,这是IMF增设的第四个副总裁职务。尽管还有待IMF执董会批准,但根据经验,朱民于7月26日履新无甚悬念。届时,朱民将成为IMF名符其实的首位中国籍副总裁。
拉加德指出,“朱民在政府、国际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拥有很强的管理和沟通技能,对基金组织的机构制度有着深度的见解,我期待着得到他的建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提议任命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朱民出任IMF副总裁,这既符合IMF未来改革的方向,也符合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新兴经济体的要求。
“拉加德选择朱民虽说有些‘投桃报李’,但也合情合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分析,“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领头羊,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不可或缺,IMF要想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参与。”
舆论评价
《华尔街日报》:任命朱民担任副总裁是IMF新任总裁拉加德所承诺计划的一部分,即要让新兴市场国家更多地参与进来。此举将标志着中国官员首次在IMF高级管理层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IMF前官员普拉萨德 :对朱民的提拔反映出中国在IMF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让人们开始担心IMF日后是否愿意对中国政策做出不留情面的评估。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在IMF,欧洲拥有35.6%的投票权,美国拥有16.8%,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投票权仅占3.65%。因此,非欧美人想要进入IMF成为总裁级人物,实在很难。而朱民成为IMF第四位副总裁,无疑是给新兴国家一个发声的机会。7月26日,他正式出任该组织(IMF)副总裁职位,成为史上首位进入IMF高层的华人,也是中国经济的一项大的突破。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朱民:主要个人经历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