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就是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不仅直接影响项目造价及效益,还会影响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面对当今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受政策导向及房价回归理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一方面面临着内部技术、管理改革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房地产企业想要为稳定利润率提供保障,“节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成本管理人员要通过强化管理、优化制度等方式,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逐步拓展企业投资收益空间,进而有效保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构建符合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管理机制。
1.优化预算管理机制
(1)成本管理人员要在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得出有效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从各个分项工程、部门单位、岗位开始,逐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质量达到管理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制定总成本管理目标,之后向各部门逐一分解目标。
(2)在具体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成本管理人员应以预算为依据进行成本管控。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保证预算执行和成本管控有据可依,在合理预算标准编制的基础上,成本管理人员需要以预算为依据来开展具体的管控工作。
2. 按照成本性态进行控制
(1)土地购置成本管理环节。
项目开发的基础是土地购置,项目开发前期是土地购置发生的主要时间段,而这一时间段具有较短的跨期,因此,土地购置是一种一次性成本支出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构成项目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就是土地购置成本花费,并且其与后期土地开发成本管理及整个项目经营目标等都具有密切联系。从土地购置成本来看,其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具体包含土地的出让金及契税、拆迁补偿等项目,目标区域的房价也会影响购置成本。在获取土地时,房地产企业需要以协议及招拍挂等方式为依靠,成本控制空间并不会十分广泛,但在土地购置的前期,房地产企业要组织相应的专业人员组建考察调研小组,分析当地实际地价、近期房价情况,结合项目预期,做好综合决策,避免在土地购置方面付出过高成本。
(2)项目规划环节。
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中的规划环节对整体造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规划环节还涉及较高的岩土勘察费用、图纸设计费等成本,而房地产项目的建筑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施工工艺及材料选择等对项目成本起到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应选择具有基本市场经济性的设计方案。对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来说,其关键在于要综合考虑选择经济性较好的方案。成本管理人员必须慎重对待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该方案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造价,是成本控制尤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3.资金时间价值管理
资金是具有时间价值的,资金成本也是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价值管理直接体现为资金占用时间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是通过合理延后支付和促进销售提前回收两个途径来实现资金时间价值管理目标的。随着建筑行业管理不断创新,一些标杆企业在项目开发的多个环节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探索出了多种类型、多种组合的“快建快销”开发模式,大幅缩短了资金占用时间,提高了项目效益。这些标杆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果日渐成为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日渐成熟的背景下,规模化的地产界竞争开始形成。在此种情况下,房地产商想要扩大利润空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基于房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概念,应用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机制,做好成本管控,促进项目降本增效,在保证效益的基础上,优化管理,让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李新浩
硕士